贵州平坝肖家村盛产灰鹅,乡村振兴新机遇

在贵州的平坝区,肖家村因盛产灰鹅而响誉四方。这里的灰鹅不仅仅是一种养殖产品,更是当地村民脱贫致富的重要来源。今天,就让我们走进肖家村,看看这片田园怎样因灰鹅而焕发新生。

灰鹅养殖:助力乡村振兴

在肖家村,灰鹅养殖已经成为村民增收的重要产业。岁月如梭,72岁的王兴生老人如今也成了“养鹅达人”。他每天早起喂鹅、放鹅,脸上满是快乐的笑容。为了照顾这些“鹅宝宝”,王兴生已经在兴农农业综合进步合作社职业了近一年,月收入高达3500元,在家门口就能上班,俨然成为了“上班族”。想象一下,在蓝天白云下,成群的灰鹅在水塘中嬉戏,画面是不是很美好呢?

实际上,平坝灰鹅的优势在于其肉质鲜美、养殖周期短。四个月就能出栏,每斤售价稳定在14元左右,这样的市场前景让不少村民看到了希望。在村支两委的带领下,合作社不仅带动了600多名余劳动力加入养殖行列,还吸引了105户贫困家庭参与,形成了“村集体+合作社+农户”的新模式。可以说,灰鹅不仅养活了自己,更照亮了很多家庭的未来。

规模化养殖,提升质量

过去,平坝的灰鹅养殖大多处于分散情形,养殖技术也存在一定难题,这直接影响了肉质的稳定性和市场竞争力。然而,如今的肖家村正在实现规模化养殖,合作社已经成功筛选出265只优良品种的平坝灰鹅。通过自选种、培育,不仅减少了进货成本,还大幅提升了肉质,村民的收益也随之水涨船高。

在采访中,村支书胡克贵提到,合作社的经营模式让农户们看到了真金白银的利益。在当前的市场中,灰鹅的供不应求态势让村民们充满信心,未来的收益更是让大家憧憬不已。

未来展望:共同致富

不单单是收入的提升,随着养殖规模的扩大,合作社还将在未来继续对外发放鹅苗,并提供技术指导和养殖建议。这一举措不仅降低了合作社的运营风险,也让每一户农家都能享受到养鹅的乐趣和收益。想象一下,未来的肖家村,家家户户都养着灰鹅,余粮满仓,日子一定更加红火。

说到底,“贵州平坝肖家村盛产灰鹅”的背后,是一群努力拼搏、勇于创新的村民们。他们用双手创新出了美好的生活,也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。通过因地制宜的产业进步模式,肖家村正在逐步实现脱贫致富的目标,未来可期!你愿意来这里感受一下这份乡村魅力吗?

版权声明
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