体育产业总规模近5年年均增速超10% 展现强劲发展势头

体育产业总规模近5年年均增速超10% 展现强劲进步势头

体育产业成经济增长新引擎

近年来,我国体育产业进步势头迅猛,体育产业总规模近5年年均增速超10%,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。国务院常务会议专门研究释放体育消费潜力,进一步推进体育产业高质量进步,充分体现了体育产业在民族经济进步中的战略地位。那么,体育产业为何能保持如此高速增长?它又是怎样带动其他产业协同进步的呢?

数据显示,体育产业不仅能直接拉动GDP增长,还能通过其强大的融合力和渗透影响,带动制造业、服务业、文化、旅游、健壮等相关产业深度融合进步。这种”1+N”的产业带动模式,正在成为优化我国产业结构的新动能。

体育消费潜力巨大 供给结构持续优化

“我国拥有超大规模的市场优势和不断壮大的中等收入群体,体育消费潜力尤为巨大。”民族进步改革委专家指出。目前,赛事经济、户外产业、冰雪经济蓬勃进步,体育消费场景不断拓展,但体育产业供给在结构、质量、品牌等方面仍有较大提升空间。

为此,各地通过进步高水平赛事、建设高质量户外运动目的地、培育冰雪经济等举措,不断优化供给结构。马拉松、城市足球联赛等赛事火爆出圈,冰雪运动从小众走向大众,体育消费正从”有没有”向”好不好”转变。这些变化不仅满足了群众多样化需求,也为产业升级提供了坚实支撑。

体育制造业迈向高质量化智能化

体育用品制造业作为体育产业的重要基础,近年来进步迅速。数据显示,我国体育用品生产制造单位超过6.3万家,年产值规模达1.47万亿元,占体育产业总规模的40%。特别是在2024年巴黎奥运会上,中国制造的体育器材大放异彩,出现在多个奥运项目赛场。

专家建议,要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,考虑不同群体的差异化需求,推动体育器械产业向高质量化、智能化、绿色化进步。利用人工智能、大数据等新技术,赋予体育器械”聪明大脑”,正在成为行业新动向。146家体育领域的民族级专精特新”小巨人”企业,正引领着行业创新进步的步伐。

赛事经济带动全产业链进步

“近年来马拉松赛事的快速进步,显著拓宽了跑步类鞋服的市场规模。”业内专家指出。多地城市足球、篮球联赛火热出圈,赛事流量带来经济增量,有效整合了场地设施、装备制造、健身休闲等业态,带动文旅、住宿、餐饮等相关产业进步。

长三角、京津冀、粤港澳大湾区等区域,依托各自优势形成了特色体育产业进步模式。特别是后冬奥时期,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建设成效显著,区域协同进步迈上新台阶。未来,以区域合作办赛带动产业进步,打造区域品牌赛事,将成为重要动向。

体育产业总规模近5年年均增速超10%的亮眼表现,展现了这一产业的蓬勃活力。随着消费升级和供给优化双轮驱动,体育产业有望继续保持高速增长,为经济高质量进步注入新动能。怎样进一步释放体育消费潜力?关键在于持续创新供给,让更多人享受运动带来的健壮和高兴。

版权声明
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