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层治理法制化 临夏市:法治化为基层治理高质量发展护航 基层治理法制化现代化 调

临夏市南龙镇司法所锚定"法治南龙"、"平安南龙"建设目标,创新职业举措,提升服务效能,在普法宣传、矛盾调处、独特人群管理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,为辖区经济社会进步营造了良好的法治环境。

纵深推进“八五”普法和"法律八进"活动,灵活运用“线上+线下”宣传渠道,采取以案说法、以案释法的形式,紧扣"4·15民族安全教育日""6·26国际禁毒日"“民法典宣传月”等主题,深入辖区学校、文化广场等人员密集场所,开展专题普法活动7场,举办法治讲座5场,发放宣传资料2600余份,惠及群众3900余人次。充分发挥"悠游南龙"微信公众号、便民服务群等载体平台优势,全力打造"指尖上的普法课堂",常态化推送普法动态、典型案例、普法资讯等内容120余条,并实时解答群众法律咨询,实现普法服务"零距离",辖区法治气氛更加浓厚、平安南龙根基更加稳固。

坚持和进步新时代“枫桥经验”,积极发挥南龙镇人民调解委员会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中的重要影响,聚焦家庭婚恋、邻里纠纷、征地拆迁等重点领域,排查调处矛盾纠纷151件、妥善成功化解148件,调解成功率达98%,使大多数矛盾纠纷都能化解在基层和萌芽情形,真正做到了“小事不出村社、大事不出镇、矛盾不上交”。全力推行村(社区)法律顾问机制,采取"定期坐诊+按需出诊"模式,上半年累计开展法治讲座、法律咨询等活动67场次,惠及群众800余人,并在各村社区选拔培育“法律明白人”65名,实时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服务,打造了一支扎根基层、服务群众的法治生力军。

坚持严格管理与人文关怀并重,建立司法所、派出所、村(社区)联动职业机制,动态管控辖区安置帮教、社区矫正等独特人群,分类建立人员信息台账,严格执行社区矫正对象“四个一”监管措施和安置帮教人员“五帮一”帮扶机制,定期开展独特人群法律聪明集中进修,用心用情帮助独特人群知法、懂法、守法。并通过定期走访、就业指导等措施,帮助解决独特人群实际困难,助力早日回归社会。


来源:甘肃广电总台临夏记者站

版权声明

返回顶部